我国港口发展的新形势与新方向
一、深刻认识港口经济的战略意义
港口是基础设施的一部分,但其战略意义远远超越一般的基础设施,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支撑我国对外开放的非常重要的基础。如今我们已经意识到,实行陆海统筹、发展海洋经济,是我国要真正成为一个世界大国的必由之路。在此情况下,我们更加要充分认识到,港口经济及海洋经济的发展在整个国家战略中不断提升的战略意义。
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,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。在农业文明时代,经济发展的重心往往集中在一些气候较适宜农业发展的地区,但从地理大发现之后,慢慢有了全球化的概念,特别是二战后,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,世界经济的重心向沿海不断移动。
全世界经济总量多半集中在沿海岸带300公里之内的地区。美国、日本、欧洲等发达经济体皆是如此,我国也不例外。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,沿海地区发展特别快,而这背后有其内在规律,正是开放发展的必然结果。
全球化的发展有两个重要动力,一是来源于制度方面,不断通过自由化和便利化,将阻碍商品和资本流动的各种制度性障碍逐步减少直至消除。在此过程中,过去主要以多边合作为平台,如今则更多是以区域合作为平台,例如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(TPP)和东盟十国发起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(RCEP)。我国已经成功与多个国家先后签署了14个自贸区协定。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国政府提出的“一带一路”重大战略倡议,实际上也是以推进开放的区域合作来推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,共谋发展。
全球化的另一动力来源于技术进步,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,一是远洋运输的技术,特别是集装箱运输技术的进步,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,也使得各国能够参与到全球分工中来,能够充分发挥出各自的比较优势。因此,海运技术的发展是推动全球化的一个关键力量。二是信息技术的进步,使得信息流动尤其是跨境流动的成本大大降低。
全球化的进步,反映了生产力的内在要求,是靠制度和技术进步来推动的。
中国过去其实并不是一个向海外看的国家,在农耕文明时代,我国的视野是极为内向的。洋务运动开始,中国逐渐“睁眼向洋看世界”,中国真正深入地融入全球化是在改革开放以后,实行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,这对中国来说是一项非常重大的改变。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,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,迅速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货物贸易的出口国。这其中,港口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。
二、我国港口发展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
当前,中国港口发展正面临一个全新的大环境,同时也带来诸多新的挑战。第一,世界经济与贸易增长速度与格局的变化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,全球经济增长、贸易投资增长的速度与格局都发生了重大变化。过去我国外贸增长速度曾高达20%多,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之后,外贸的快速增长带动了港口的发展,而港口的快速发展亦支撑了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。而如今,情势已然发生重大改变。2012年之后,全球的贸易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速度。对于全球经济能否在短期内走强,目前来看形势不容乐观。而这种全球经济的“新平庸”,即低迷的增长速度仍会维持很长时间。这也对港口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。
第二,我国产业转移的变化。中国的比较优势转换后,过去支撑港口发展的劳动密集型活动开始对外转移,有的是转移到内陆地区,通过铁海联运、江海联运也还会用得上港口。但有的则转移到了境外,比如东南亚、非洲等地,这对本土港口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,需要从长计议。同时,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,过去以房地产飞速发展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发展,大量初级产品进口快速增长,而现在进口速度已大大放缓,这也会对港口发展带来新的挑战。
第三,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变化。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,不仅仅体现在速度换挡,更重要的是结构升级和动力转换。结构升级就意味着今后我国经济要依靠创新,经济运行效率要更高。这对物流领域也提出新的要求,需要运输更加便捷、高效。另外,港口的监管体制、通关效率也要提升,才能与之配套,以支撑高端产业的发展。
第四,中国的物流运输存在“进”“出”不匹配的长期矛盾,“进”是以干散货为主,“出”则是以集装箱为主。这种不匹配一方面反映了今后降低成本的空间很大,另一方面则要求我们今后要重点考虑,如何利用好这种不匹配,以使成本大幅降低。
第五,对港口的安全和监管体制的新要求,特别是天津爆炸案后,我们更应痛定思痛,必须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,确保安全。
诚然,国际国内的变化以及监管体制的变化,对港口经济发展都将带来新的要求。但另一方面,恰恰在这些新要求中,也蕴含着诸多新的机遇。
首先,全球性海运船舶大型化带来了机遇。我们看到,为了降低成本,如今油轮、集装箱以及干散货船越造越大,对原有的港口航道设施提出新的要求。因此,谁能做到、谁有优势,谁就有机会。
其次,物流运输的多式联运也会对港口发展带来很多新的机遇。
第三,“一带一路”的机遇。“一带一路”区域合作倡议的实施,将有力促进区域内60多个国家经济、贸易、投资、金融、人文等方面的合作,此战略的实施也会给港口发展带来新的机遇。其中,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”的提出也是旨在陆海统筹。对“一带一路”的沿线地区而言,今后如何抓住该战略带来的新机遇,则需各国港口结合自身实际,更加系统深入地研究。
第四,信息化带来的机遇。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,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已然带来深刻影响。信息化的进步也会对港口管理、物流运作、政府与企业间的互动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。因此,信息化既是推动未来港口现代化、智能化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,也是重要的机遇。
第五,国家推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,对港口发展来说,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。港口是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一个窗口和前沿。整体经济发展既取决于实体经济的贸易投资活动;同时,其竞争力还体现在监管体制与服务,特别是在海关、检验检疫以及金融服务等方面。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,要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优势,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,其中有大量改革领域的内容。在过去几年,我国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,监管部门在单一窗口、高效通关、部门协调等方面已做出不少探索,成绩喜人。
尽管如此,我们也应清楚地认识到,虽然在监管体制等方面我们已取得巨大进步,但与世界范围内最发达、最自由、效率最高的经济体和港口相比,我国通过体制创新提高效率仍有很大空间。
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~